|
学习故事——桃花朵朵开 中二班 王文倩发表时间:2024-04-15 07:35 课程缘起: 早晨刚要上班,看到小区的草坪上有被物业修剪过的桃树枝,这些“没用”的树枝对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可是宝贝,于是我挑拣了几支造型好看的带去幼儿园,到了幼儿园里,孩子们都被这几支树枝吸引了,有的问我这是做什么用的,还有的问我这是什么树枝。 我告诉他们:“春天,许多桃树都开满了漂亮的桃花,可是这几支被园丁叔叔剪下的桃枝却因为没有开花很难过,你们能帮帮它们吗?” 孩子们纷纷说道:“我们可以做桃花粘在上面。” 于是我便留了个小任务,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寻找桃花,观察桃花,然后再为这些“枯枝”开花。 一、寻找桃花 哪里有桃花?让我们一起寻找吧!
【教师反思】孩子们喜欢接触大自然,喜欢在大自然中探究,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。在和桃花的相遇里,孩子们对桃花充满了好奇。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幼儿多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,感知桃花的多样性。 二、探秘桃花 为了让孩子们制作桃花更逼真,需要清楚桃花的结构,于是我们一起观察桃花、探秘桃花。 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发现,原来桃花是粉色的、上面有5片花瓣、还有花蕊、花托和花柄,旁边还有嫩嫩的叶子。 通过关于对桃花的探索,孩子们了解到桃花的形态和种类,随着活动的开展,孩子们又提出了很多问题。 “桃花的花蕊是给蜜蜂采蜜的吗?” 对于孩子的问题,我们开展了认识花朵结构的活动,引导孩子了解花瓣,花芯,及他们各自的作用。 “花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虫前来传粉,花蕊分为雌蕊和雄蕊,雌蕊下部是子房,子房中有胚珠,将来子房发育成果实,胚珠发育成种子。所以,花蕊就是拿给蜜蜂采蜜的。” 【教师反思】整个活动,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情绪高涨,注意力集中,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,接受得也很快,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,争取做得更好 三、画笔生花 桃花的结构孩子们已经非常清楚了,还需要强化一下对桃花的整体感知,于是,我们让孩子们在纸上将桃花画出来。
四、枯枝开花 通过看桃花、说桃花、画桃花等过程,孩子们已经对桃花了然于胸,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最初的想法,用彩泥帮枯树枝开花。 这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,一共有八个组,每个组分得一支树枝,通过分工、合作的方式,小组成员捏桃花、树叶并将它们粘在树枝上,比一比哪个小组装饰的树枝最漂亮!(首先记录一下每个小组枯枝的原本样子)
孩子们通过团、搓、捏、压的方法表现桃花的基本特征,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,体验用粘土创作的乐趣,将做好的桃花和叶子粘贴在枯树枝上,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,如何装饰的更自然、更逼真。
通过孩子们的一双双巧手,我们的枯树枝终于开花了!孩子们欣赏着自己的作品,别提有多开心了,于是提出要和自己的桃花枝合影留念! 五、花外有“话” 虽然对桃花的系列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了,但是令人佩服的就是,“一语惊醒梦中人”的永远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,夏老师说:“我们这个系列活动的过程如果展示出来,不是一个很好的墙面环创素材吗?”于是便有了下面这面墙,这面记录着孩子学习过程、融入了孩子学习成果的墙。 教师反思: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,由点及面、由浅入深的多层次、多角度学习,同一个内容涵盖了科学、语言、艺术等领域的学习,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、动手能力、审美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。 一节简单的课可以上升为半日活动、系列活动,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又可以汇聚成学习故事,甚至可以表现出来作为环创素材,这里面不再单纯的是教师的剪剪贴贴,更有孩子的互动参与。 这次的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,更重要的是,这些经验的积累对于年轻教师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经验财富。 |